哲學人生筆記 -《歐洲的新戰爭》
歐洲,曾經是現代殖民强權與民族戰争的發源之地;也是科學與文明的動源。二者的對比,正是歷史進程的反動與進步的辯證實踐,關鍵在於包容與反省。
如果,一切的客觀現象能順著主觀意志前進,則歷史的發展將是軌道行車,一切現象井然有序。
然而,歷史的客觀形勢發展,不以主觀意志而轉移。以往七十年來,歐洲的文明進程,就是在和解與包容的整合道路上前進;政治家、政客和各個國家或歐盟的龐大官僚體制,終日忙於許多的會唔、會議,結果却是始終在解決歷史和宗教、民族所遺留下來的文明與價值的對立衝突。
在法國的重大恐怖攻擊,造成人心的不解和錯愕;一個崇尚自由、平等和博愛價值的進步國家,却遭遇最野蠻的屠殺攻擊。
越過「萊茵河」東行,法國的鄰國,德國正在為收留大量湧現的「伊斯蘭」難民而引起社會分立;有些難民收容所,深夜遭到排外勢力或「反伊斯蘭」勢力的蓄意縱火,也是令人不解。
和解與包容是偉大的價值,都是自由的實踐,却始終不缺敵人。歷史的仇恨,宗教與殖民的壓迫有千百年之久;七十年的和解和包容的努力,相較之下,顯然地,是短暫而不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