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過氣與脾氣》


據說,生氣有益心理健康,那是從發洩和解壓的角度而言的。世道有言:"氣死人了!";可見,氣到不行,自己是會掛掉的;除了生命,凡事不嚴重,都可以從來;小命氣掛了,就得看自己還有沒有來生?

別生氣!凡事看開了,放下了,修養就來了。心平氣和,事緩則圓,就是別跟自己過不去;氣死了,找不到外傷,「意外保險」好像沒有「氣死理賠」的項目。

不過,世道之上,自己不生氣,卻有可能別人生你的氣!夫妻的一方、長官和部屬的一方,鄰居的一方、情侶的一方,都有可能在生氣中,而且是高危險群。

「生氣」,在沒氣死之前,有什麼哲學的意義?

讓我以哲學的理解,記述生氣的「人性現象」;其他動物,生氣時會吼叫和攻擊對方;你有被貓或狗咬過嗎?先別怪貓或狗,因為你有人話,它們沒有人話,彼此沒有溝通的平台;你被咬,得怪自己沒有學貓言狗語;語言不通容易引發對立衝突。

那麼,人與人,有一方生對方的氣,是源於權力關係的失衡。你敢生長官的氣,卻敢怒不敢言。相反地,長官公然生你的氣,就會不客氣地罵出來,長官敢大膽放肆若此,就是長官有你所沒有的權力:考核你、斥罵你;只怪你自己不長進,只能當長官的部屬,你的薪水有被斥罵的代價。多沒志氣!那就自己發憤圖強,成為可以生氣罵人的老闆或大長官。

不過,老闆或大長官通常容易掛掉,原因不好正式公佈,私下查詢,有一部份掛在「馬上風」;有一些掛在生氣罵人的帳上。大致上,「興奮死」或「生氣死」,都是濫用權力的惡果,卻以「操勞死」結案。

有權力的人,有不自禁地愛罵人的「壞人性」,尤其在權力將到期前,會流露焦慮,總覺得權力使不上勁;卻不自知,權力有時效,愈接近到期日,自然而然地貶值;這也就是世道用語「跛鴨現象」。這時候,焦慮會驅策「潛意識」輕舉妄動,亂下決定,包括罵人,嘮嘮叨叨,就像呱噪的青蛙,話多而無趣。

有一句「拉丁文」成語:"Quamvis sint sub aqua, sub aqua maledicere tenant.” ;意指"水裡的青蛙,還在呱噪罵人";也可以用現代的話語代替:"死到臨頭,還不忘罵人";或者,在官場上,權力快沒了,還不忘罵人。人性之惡,務必權盡、精竭、勢空,不留餘地;不願權力過期失效。

這句成語,恰當地,敘述「古羅馬」時代,有一位老邁病榻的皇帝,在來時不多時,臣子都在等待終點,皇帝卻說,還有好多豐功偉業沒有交待,要「史官」再確認,已經全部都記下來了,沒有疏漏。

「史官」回報,"再記下去會重複"。結果,將死的皇帝大怒:那就記下來:"我正在罵你們!";「史官」記下了;卻多記一句「歇後語」:"罵完後,死了!"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