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我的台灣時間》
時間是統一的,人因為自己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而有不同的時間座標。這是空間與時間呈現相對的標示。人,是「時空」的過客,時間與空間才是主體。為何,此時此地?「我」在此!我,先「有」台灣時間,然後才「有」台灣空間。
「有」,這個字的意境是沉重的;因為「有」而自以為是「時空」的主人,而有處理的衝動;開發、利用,用完即丟,直到人的時間先耗竭,換成自己被「善後」;那時候,是別人的時空。
我,一直想改掉「我有」的觀念;所以,以我「是」我自己;我「在」台灣,作為「我」與「時空」的關係。如此,在不同的台灣時間座標,台灣空間的意象,成為時間旅程的美好記憶。
2013年的秋天11月初,我寫給德國友人的文章"Raumbegriff und Raumbild In Taiwan"後,已過兩年了。昨日,友人在洽公和問安時說:"德國此時,正是典型的秋天氣候,時空的意境又美又舒暢;只是日夜的溫差較大"。
我們,「在」不同時空座標上;我回答友人:"此時,台灣也「是」如此!"。
相關文章:
導遊故事筆記 -《我的台灣空間意象》
http://www.nousray.com/2013/11/blog-post_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