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準備!好了沒?》


人生諸事,要不要作準備?就以總統和副總統的「大位」和「副座」為例,讓我以哲學的理解來記述其中的事與願違。

先以一個現象作結論:"爭大位,假客氣!真假仙!"。這種現象,反映的,是社會的虛偽習性而有長期自卑的心態。從小,教育強調「別出頭」,不要「愛現」。


「戒嚴時代」,我的小學老師,總是提醒:"同學們,放學後,要小心回家!"有時候;老師問同學:"有沒有問題?請舉手!沒有的話,換老師來問你們!"底下,鴉雀無聲。

就如此這般,到了大學,也是如此。似乎,台灣的學生不知如何「提問題」;我也發現,小學到大學的老師,都很好混日子,沒什麼問題需要傷腦筋;學生沒問題,老師也就沒問題。

後來,我在德國大學注意到,學生踴躍發問,課外想找教授求教,得先向秘書預約時間。找教授討論前,自己得先在圖書館就問題作好準備,形成提問的立論基礎;教授會從中互相切磋討論,找出提問的材料和結構是否有待補強?甚至,提問的方向是否有偏差?

若教授自己有所不足,也會坦然地承認和承諾會另作研究,再約時間討論;屆時前,教授會請秘書提醒雙方來討論。就「學問」的角度而言,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和篤行,就是「作好準備」;不可輕忽任意;論述和寫作都是如此求真和確實。

回到前述的主題,追求總統和副總統的「大位」和「副座」;在台灣,為求勝選,在話語上,多見巧言和話術,以致當選後無力兌現政見承諾,就推卸責任給「歷史共業」和國際大環境因素。

選前,舉棋不定,瞻前顧後,不到最後確定落選,任誰也不確定,「候選人」不會被搓掉?始亂終棄的原因,就是沒有準備好,也沒有真誠。國政領航,「船長」事前沒準備好,迷航也就是必然的結果。

追求學問,就是要認真準備;參選總統和副總統,反而像從雞籠裡抓雞;要上場了,這隻不肥,換另一隻。歐洲有些大學的圖書館,在牆壁上,刻有「拉丁文」的銘文:"Nunquam non paratus";意思在鼓勵學者:"不曾未作好準備"。人民,準備!好了沒?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