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敗犬」的「精神病理」》
不過就是一場地方行政首長的「補選」;敗選的「執政黨」國會議員,以「鄙視」勝選者的選民,表達心情。可預期地,已為自己的「政治生命」劃上句點。嚴重的「失態」和「失言」,將也使自己的「政黨」,在該艱困的選區,永遠淪為不受支持的「敗犬黨」。
從民主政治參與者的基本風度而言;「敗犬」不服輸,而出言貶損「勝犬」的「主人」,除了情緒失控,不能彰顯自身的高度和風度,更揭發自己陣營所自律的"謙卑,謙卑,再謙卑!",根本就是虛偽的口號和笑話。
失態的話語,也預告,「執政黨」日後的「敗犬流浪之旅」才開始;過去的勝選,「執政黨」懊惱自己得票太多。未來的選舉,將因為本次「執政黨」國會議員的「鄙視」勝選者的選民,而在人民心中留下陰影。原來「勝犬被鄙視」,成為低級政治文化的精神現象;也顯示,「不正常國家」台灣,民主政治文化,難以深化;而是流洩出對立與仇恨;這是血統脈動、種族意識和部落社會的特徵。
「鄙視」勝犬主人的一句無知而傲慢的話語,究竟有什麼文明意義?尤其出自不算資淺的「執政黨」國會議員。唯一的「精神病理」,就是「潛意識」的「返祖衝動」:"只許勝不能敗"的偏執和無知。
記憶猶新,曾經在過往的「總統大選」中,有「候選人」因「連戰連敗」而不甘高度的勝選期望落空;高度的挫折感,進而多日聚集支持者抗爭,不承認敗選的殘酷事實;隨後,自絕於本土的國家和社會,率幫眾投靠中國,尋求"聯共制台",貽禍國家至今,也自毀後代的政治前途和家族的歷史地位。
此舉,更激起徒眾以「高級外省人」的自傲,強化貶損「勝犬」的「本土支持者」;以致,後來翻轉,出現一系列地,藉「黨國護法」的司法整肅手段,迫害政治異己;形成冤冤相報的仇恨期待迄今。多年來,國家、社會和人民的互不信任和傷口,仍然難以癒合,更惡化至國外的各社群僑裔。
往事的傷痛猶存,如今又出現美國「川普式」的「三K黨」話語;這不僅是個人失言,更是對歷史傷口的撩撥。民主的政治文化是「共同體」內的公民參與和共享;勝敗取決於公平的競爭,坦然接受選民的決定,互相祝福。
長年的「黨國神學」符咒,使得選舉成為「部落拚鬥」,缺少真心的反省。不論勝負的「鬥犬」,都無法成為國家進步的動力;總是詛咒多於祝福。天估台灣!人民自求多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