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作文能力》
言為心聲,思想是語言的囚徒。作文,或寫文章,是表達能力的一部份,概括為寫作能力或書面的表述能力。
自古以來,人的思想表達能力,是經由啓蒙,教導和學習而得以增強的。表達能力,是必須遵循一定的規範格式的。各種不同的專業,各有不同的格式規範的專業表述;日常生活中的公文格式或社交應用文,論述文或法律文書,學術報告和論文,各有特色。
在《漢文》文化中,古代人的書面表述格式,是《文言文》,也是知識統治官僚的專利;《科考》以此為《皇權》取才。
專制的《皇權》,為牽制讀書人的思想,而讓文章表述流於《八股制式》和指定科目教本。直到《白話文》時代,《我寫我所説》的自由自在風格,蔚為文風。
文筆和口語的良好表述能力,來自豐富而多元的閱讀和聽取能力。現在年輕的學子,為了升學加重作文的評分,而湧向《作文補習班》;其實,學子們仍在啟蒙初期,家長焦慮和憂心於作文能力,反而是捨本逐末了。
良好的文筆和口語表述能力,來自豐富多元的閱讀,培養獨立的思想能力。若只學寫作技法,那是不夠的;有些像從整型診所出來的人工美,反而少了自然風。
每個人有自己的表達風格,才是自由活潑的文明社會。否則,文風流於相近或一致,就如同大量生產的教科書;乏味又害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