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—《小確幸的不幸》


本來,有些人生平無大志,只要平安就好。生活中,偶而有小意外的满足,認為自己真是幸福。這就是《小確幸》。這個名詞,出自日本的知名作家《村上春樹》的話語。

只是,對於有些《大國民》,尤其是《有權在手》的達官巨賈,,可是踩到痛脚了。真是白目的《小國民》,《那壺不開提那壺》;豈有此理;《主菜》端不出來,只吃《小菜》,就滿足了,那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希望?

以上,是我在這些年來感受到,社會上《保守右派》對奢望《小確幸》的《小國民》的不以為然。

很多人,可能在現實生活中,不察覺自己對社會上細微的不同意見的歧異,有什麼好關心的。

但是,作為在台灣社會出生成長的我,歷經《戒嚴》和《解嚴》後,在《民主化》和《本土化》的進程中,奢望實踐《生而為人》的意義;我察覺到台灣社會的《心理病態》,那是一種源自《認同掙扎》的《精神病理》。

其實,反對或貶抑《小確幸》的心理,是自身對於《偏安》和《邊緣化》的焦慮。

這是陷溺在《大中國》歷史的《被弭平》的《宿命論》的不安;却又要不甘居小。現實上,却不得不向中國稱小,却又堅持對內妄自為大。於是,《小確幸》的不幸,就是《島國小民》心態的政治不正確。

其實,大江東流去,《他鄉日久是故鄉》,《一代新人汰舊人》;在本土出生成長,所有的情感榮辱都和本土的命運相關而已,何來《偏安》?

本土以外的歷史,就都算是《世界史》了;各有自己的歷史發展進程和命運;彼此互有命運的牽絆,却各自為主體。即使不以為然,也只能留待話語去碎碎唸了。小和尚唸經,有口無心;不必去理解大佛悲苦,只待師父停下木魚,就是小確幸了。

正如這株《月橘樹》;只想在《梅雨》季節時,開出潔白的小香花,又何必去羨慕櫻花的壯麗。生命,各有自己的命運造化;《時到花顏現》,是花草的本質;對我,就是《小確幸》;人生足矣!帝力於我,又奈何?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