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故事筆記 -《晨讀夜禱》
每年的六月初夏,夜合花悄悄地來,靜靜地去;被發現時,只餘凋花殘影了。生命,何以如此匆匆一場?
母親在世時,就傳承了祖母的雅好,喜愛清恬静雅的香花,奉在神桌上禮佛敬袓。因此,我的園藝生活,就是記下香花植物的花期,有花堪採莫疏忽。
只是,老人家都不在世了,我面對香花的花開花謝,有感緣起緣滅的怡然自得;留下花影後,面向供桌,總有孤寂千古的若有所失。難道,我有諸法在執的放不下嗎?
回想童年的啓蒙和求學,老祖母總是惦記著孫子,恐怕過時誤了上學,清晨四點就喚我醒來,問我上學是幾時?然後,自己就去禮敬唸禱。
母親,却是每日忙完家事後,夜晚才是自己清靜閱讀書摘的時間;總會開心地唸些日文讀物上的美文,分享給兒女瞭解。
少年時期,我總期待睡足一些;奈何至今,年輕學子依然有睡眠不足的痛苦,總是要承受一大堆升學考試的壓力。
這是教育的體制和心態在違逆人性,剝奪了青少年應有的快樂。教育,是迷惑紛雜的;有權力的大人,總是將孩子當成人玩具玩弄。不甘,也不捨啊!
讀書求知,要有自覺,是為充實自己的知識能力而用心;被填充灌氣的不是知識,只是借來的記憶。
人生初老,我已經能體會長輩老人家的惦記和掛心了。家風,是可以傳承的,清晨未明即起,在高堂前向祖先報告,又是一天的開始,我將會很認真地工作,要去晨讀和過日子了。
至於,夜裡本來想夜禱,又覺得別交待任務給祖先了;他們已經長眠了!我就傳承自母親的習慣,改為夜讀吧!倦了,就好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