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童年的芭啦》


現在市面上的芭啦,又大又脆,色澤誘人;還分紅心和白心;是引自泰國的改良品種;在南台灣的燕巢和田寮等地出產的芭啦,當地人自誇世界最棒。

確實,台灣的水果是世界最棒的;這項成果是來自台灣人的喜愛鑽研奇門怪招和偏方的國民性格所致;有些像男人對性愛步數的好奇嚐試有關。

後者,這種探索性格,其實很接近日本人。台日的歷史文化一衣帶水;殊途同歸;日本成為世界上的《情色大國》;台灣踵步其後,成了世界上的《水果大
》;想創新嚐鮮,留下回味,到日本和台灣,就對了。

相對於求新求大的市場偏好,早期的小而美,却成了復古不易的奢望品味。

記得童年時代,老家庭院中有一株本土原生品種的《土芭啦》,長得高大又多產密集,果實約半個拳頭大小,白心香軟,有鳥兒啄過的果子,是好吃的保證。

在產季内,我每天都可以爬到樹上摘幾斤果實;直到我上大學時期,還應同學要求摘果分享,真是難忘的採果人生。

台灣的土產品種芭啦,那種口感滋味,其實很像對初戀的回味。大約在十五年前,我自農友客户那兒摘了幾粒土產芭啦,入口就有相似的回味,於是將芭啦仔播在自家的盆土中。忘了這件事。

歲月荏苒,芭啦仔已經長成果樹了,只是結果不易。近年,我剪枝又斷根,刺激它分芽開花,逐漸有了結果。

其實,想吃芭啦?很容易,在市面上買又大又脆的改良品種芭啦就有!但是,人生的童年和青春不二度,憶苦思甜總是美!土產的宜蘭芭啦,對我,就是有童年的記憶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