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吃豆腐》
童年時期,我就喜愛《吃豆腐》;但是我的教養和涵養讓我有自信,《吃豆腐》有益身心健康,也不會言行走樣。
豆腐是來自《植物性蛋白質》,既可補充身體營養所需的《蛋白質》,又不會像吸收《動物性蛋白質》,大多隨著《脂肪酸》進入身體。
生活在天冷地區的人類,《植物性蛋白質》的來源較少,因此,不得不攝食肉類,以補充身體所需的《蛋白質》和《熱量》以禦風寒氣候。
生活在《亞熱帶》的台灣,就没有這項限别。當然,以營養充沛和身心平衡的原則來維生,完全素食也有副作用;不妨攝食多元而適量的食物。
至於《吃豆腐》有《性騷擾》的《雙關語》隱喻。這得先怪男人,在進化過程中成為性別上的強勢支配者,而在兩性互動過程中,男人有時會不免流於下半身的制約,而上半身流於輕薄膚淺。
社會文化環境的《男人沙文》風氣也讓男人,尤其是有權有錢的《老男人》,在社交場合,對女性有靠勢欺人。尤其,在職場和官場上,男性長官和上司都可能克制不住自己的《內分泌》失衡,而露出狼性,狼爪和狼嚎。
這些惡習作為,多發生在上司下屬的內部關係;主要是靠勢的上級長官的犯罪風險成本較低,吃定下屬需要就業收入和升遷的無奈。這些惡狼長官,反而不是《吃豆腐》,而是《吃人》。
時代的風氣,今昔不同,女人的社經地位也提高了;女性上司長官對《弟弟》下屬,也有較多的攻勢了;弟弟被姐姐,阿姨和大娘《吃豆腐》的現象也愈來愈多了。
風水輪流轉。怪不得自古以來,《豆腐業》歷久不衰;除了我是真的《吃豆腐》外,豆腐都被銷到那裡去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