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隨南風來…》
再過三日,就是「立夏」節氣;在此之前十日,也是「青梅」的成熟季;來自台灣南方海洋的熱帶水氣開始北上。清晨,我打開門窗,明顯地,感受到有對流的熱氣吹進來;這是「南風」,沒錯!
「立夏」的前鋒已到了!不僅如此,空氣中的濕度也偏高,清早的花園,在晨曦初至的光景中,有濛濛的氣氛。花草植物比我敏感,在天光初到的那一刻,有「夏日雨後彩虹」之稱的「鳶尾花」,已經綻開在花園的各角落。當年,隨意的栽植,迎來「立夏」花開遍佈角落的視覺美感。還有,潔白小重瓣的「梔子花」;還有…「茉莉花」、「芒果花」已陸續開放;又到莘莘學子的畢業季節了。
天地四時,各有靈氣,那只是文學筆法對「仙境」的傳說,我乃俗界草民,安居於自然,順應四季和節氣的川流韻律;也能自勉「與自然和諧」;如此,已知足了。「天時」,是成事的要件之一;唯有心存自然孕育的規律,雖然「地利」與「人和」可遇不可求,也可以「感時自在」。
「東北季風」的寒雨天時已遠、南風帶來的濕熱即將登場;而且日益明顯,就在三日後的「立夏」。對天時感應,以自然為師,莫小看花草植栽卑微的生命能力;「一花一世界」;傳說「釋迦佛陀」弟子,「摩訶伽葉」見到師父「拈花」而能「出眾」以「微笑」回應;「大千世界」的師徒傳諸法,就盡在會心微笑那一剎那的奧妙。
「詩聖杜甫」的"…,城春草木深,感時花濺淚,…"詩句,是以人感景,人為己悲而以花草同悲;這應該是「亂世感時」的無奈。何以如此?生逢「場所」的欠缺「地利」與「人和」,以致人與萬物皆苦。
若設身處地,換成以人為植物花草,則感時而生,感時而謝;一切現象,都是順應自然的命運。「詩哲泰戈爾」的「感時之言」最美:"生如夏花之絢爛,死如秋葉之靜美",正是參悟自然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