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 -《野放》
在家庭果樹園藝的經營,我喜愛"野放"這個詞;在漢語的語境中,既可以是動詞,也可以是名詞。"野放",有挣脫"看管"的重獲自由的喜悅。相對地,也是漢語語境中的成語:"塞翁失馬",可以想像,塞翁與馬,都自由了!然而,所謂"失",指涉為何?
成語典故的主體,看似塞翁若有所失,笨馬不知好歹,離主人而去。然而,生命都是時空的逆旅,也是自為獨立的主體,只因為遭遇而發生"關係"。以後,牽絆難解;親情,友情,愛情,就烙下印記;自尋煩惱。
若自己能放下牽絆,尊重生命自尋出路的可能,必然另有生機。就是從這項哲學的理解出發;一株春節擺設室內的蘭花,應該是過了賞花期而凋謝了;被我"野放"不理,與"龍吐珠"為伴;任憑風吹,日晒和雨淋。
隨著"龍吐珠"的花季到了,蘭花又結苞綻開了。自由真好!是我的價值基礎的信仰,付諸實踐,花草果樹盡情地享受自由自在而有四季流景。
在"野放"的時空天地,生命不必被迫"答卷";它是會自己完成的,一枝草一點露,正是此意。我欣然尊重所有"他者"自由自在的客觀事實,也欣賞各有"不同",不求"大同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