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以台灣人民之名》
位置,決定生成的命運;歷史,提供選擇的方向!台灣,緣於位置而有自身發展的命運和歷史;還需要更多人的堅強意志!
歷史在典範移轉中,中國為何從建國之前,在「陝北」的「延安歲月」,「毛澤東」曾主動地支持台灣人,從日本帝國獨立的政治解放。到建國之後,卻不敢面對生效的「對日本的舊金山和約」中,日本放棄對台灣主權的法律事實?
中國,自己曾經歷過百年的帝國主義強權壓迫的痛苦和屈辱的歷史;為何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,反過來壓迫弱小?堪配稱文明古國嗎?還是自甘沉淪,效法過去的壓迫者?
“一個舊時代的結束,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”;以多數人民的意志,實踐民主的政權更迭。此後,台灣只屬於全體台灣的「自由人民」;中國卻自欺欺人地,一再地妄自主張和索求國際法秩序已確定,非關中國擁有的台灣土地。
台灣,透過自身的民主實踐的程序,如海洋中造化生成而冒出太平洋的島嶼,也終將成為由台灣人自己命名的國家。這也是依據國際法的秩序、法權事實和人民意志,而出現在世界上的自由國家。這也是台灣人,以一七七六年美國獨立建國的偉大典範,再一次地以原住民、老住民和新住民,合眾壯志而生成的偉大的「命運共同體」。
命運和歷史的主體意志,是在壓迫和反抗中生成的;成為“是自己”的自由人和自由國家,需要加入更多台灣人的堅強意志;眾志成城,成為以台灣之名的台灣人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