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釣客與魚》
「必答題」,是「偽題」,也就是在支配場域外,是「不合法」和「不正當」而無效的陳述。場域外的應對方式是,「不予理會」,使「偽題」失趣而無味。
「答題」,本身就是「支配」與「附庸」的場域指涉;屬於對「前提」的認同與接受;至於「答題」的「答案」,已經是「偽目的」了;「答案」只在「支配者」的心中。世道常見的「面試」或「口試」,都是「偽目的」的牽制手段。
至於「必答題」?更是「支配者」的惡意陷井;常見於「賭場」的「規則」;不如此,無以「利誘」,掏空上門的「投機客」,一再地威脅或誘惑,使「賭客」為了投機或翻本,只能離不開賭場。
賭客的一項致命缺陷,就是以為:"不離開賭場,就有翻本,或暴發的好運";卻無知於,自己的身家命運已押注在賭場,被控制了。「留在賭場」,等待時來運轉?是賭客自我說服的「必答題」。
賭客的另一項致命的迷信,就是自我說服:"自己一定是長期的贏家"。殊不知,英國經濟學家「凱恩斯」(John Maynard Keynes),有一句洞見名言:"…放在長期,我們都死了。(…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.)"。
意圖支配他人命運的場域強權,自己也有致命的弱點,就是如同「釣魚客」,強求水中自由自在的魚「必吃餌」;卻會因為「釣無魚」,或吃餌的魚「脫鈎」而去,而焦慮。隨著等待時間的流失而愈來愈不安,進退不得。收拾善後,悻悻然而離開水澤?是釣客必須自我說服的「必答題」;不是魚的問題。
地上的自由人、水中的自由魚,永遠是自己命運的主人!生命的存在,是由自己探索和選擇意義的,有無限的可能;那就是命運。除非自己迷失,願意進入「惡的場域」,以強權的語言「作答」或「吃餌」,然後接受被強權支配的命運;否則,遠離「惡的場域」,就不必理會「必答題」,或「必吃餌」的愚笨誘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