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退場感言》
同樣地,該去則去,不帶雲彩,不留惡影,不放殘話,是人生如戲的退場藝術。有美學意境的離枝或退場,即使淒清,卻在時空烙下美的意象;假以時日,在歷史中,尚有佳言美跡可循。
再者,戀人分手也是可以有美學的自許,不為分手而去的對方,而是在互相祝福之後,為自己能超越過去,而有精神昇華,望向遠方的視野。
可惜!世道之上,官場、職場或情場,多見「離騷」的「剌客」;臨去生波,不甘不願,以為自己的失敗是別人的眼盲耳聾失智,而似初夏時節,在水塘中的呱噪青蛙,焦慮地訴說著自己的存在。
或者,退場已經多時了,還在說一些不知所云的氣話。或者,似全身通電又帶刺,他人近不得的「仙人掌」,只為保住老身殘影。
退場,是人生有其他選擇的可能,告別舊的時代,迎向新的時代。法國的古典政治哲學家「托克維勒」,以歷史進程發展的高度視野,指出世道常見的凡人現象:"當過去不再能照亮未來,人心如同行走在黑暗中(“Quand le passé n'éclaire plus l'avenir, l'esprit marche dans les ténèbres" - Alexis de Tocqueville.)。
退場在即,或之後,重在謙卑自制;最好能像櫻花在陣風中的「櫻吹雪」;來得及在現場「花見」的「花客」,讚嘆:"好美啊!櫻花似雪自飄然"。來不及趕到場的「花客」,也可能嘆氣:"唉!可惜,未見櫻花吹雪,只能等待下次的花期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