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國界與自私》
《歐盟》成立的理想之一,在於消除歐陸上各民族國家的國界,形成一個疆域擴大,內部通行無阻的《歐洲國》。
政治整合的經濟效果是共同貨幣《歐元》和共同市場;如此,可以減少內部的交易風險和成本;對於小國的影響,利弊都有。
人民和財貨勞務可以自由移動;企業的生產,可以擴大市場的規模效益。但是,若面對系統險時,則少了《防火牆》的保護。
《歐戰》之後的最大規模的難民潮湧向歐洲,而且是來自歷史上有長期的價值衝突的《伊斯蘭》文明地區的大量難民;以《基督教》文明價值的捍衛者自居的歐洲,尤其是《歐盟》,信仰基督大愛的價值,尤其《愛你的敵人》的偉大價值;此時人溺己溺,伸出援手的信仰,正面臨人道危機的考驗。更何況,湧現的難民都是戰禍的無辜受害者。
《歐盟》中有些小國寡民的國家,以自我保護為先;匈牙利在國界趕工,築起上百公里的鐡網。丹麥決定停駛往來德國的鐵道列車。有的國家採取觀望和被動的態度。
在難民危機中,呈現在世界的人性印象,是《伊斯蘭宗教》的國家,無能保護自己的信徒子民,反而讓人民顛沛流離受苦。《基督宗教》的國家,自身難以堅定崇高的人道信仰。
面對難民危機,呈現的是,理想不敵現實的權力計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