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藝生活筆記-《春花秋月》
"春花秋月何時了,往事知多少?小樓昨夜又東風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欄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顔改。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"
-《虞美人. 李煜》
這首宋詞出自亡國之君《南唐李後主》;他自己的命運也是因為歌舞伎為他演唱這首思念故國景物的詞曲,而以悲劇收場;被他所歸順的主子《宋國》的《太宗》下令毒害。
春天是生命的盛始期,秋天是生命的衰始期;詩哲《泰戈爾》也曾寫下"生如夏花之燦爛,死如秋葉之靜美"的詩句。生與死是生命的起伏;在過程中各有不同的姿色和遭遇。
生命始於春,成於夏,收於秋,伏於冬。時序上,秋天雖然是豐收的季節,却也是進入休養備冬,生息等待來春再復生機。
《李煜》的這首詞,以亡國之君的身份寫情描景,盡是往昔的故國,自己當時也已是風華不再的《李後主》。春花已成只堪追憶的美景,《李後主》自身的處境遭遇却已如在秋冬,面向的是身不由己的不測險惡。
《李後主》,因為這一首思念故國的詞曲而橫遭毒害,對映秋月在美滿之後,逐漸失望,反而是更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,無不是以淒涼的悲劇收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