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-《國家史與人民史》


戰争,成王敗寇;敗軍之將不可言勇!戰爭終究結束了,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。戰争是破壞文明的,更是毁滅人性的。戰争對人類全體是無勝利可言的。

戰爭後的復建,在於敵對各方,放下各參戰國家的虛赢實輸的計較;各方應該携手合作,實踐轉型正義,追究好戰的原兇和各方犯下《反人類罪》的戰犯;並且共同擘劃預防戰争的安全機制,實現人類的永久和平,不再有戰爭。

但是,理想始終遥不可及;障碍在於現實的權力世界,是由許多實力不同的國家而形成的;不是以全體人類為主體而形成的。私利和私心作祟,各國為己謀的立場;使戰争再起的陰影始終存在。

國家是以武力和暴力,以及許多無辜人民的死傷而建立的。戰争,不是只有對外的,也有對内的;敵人有外患,更有內患。所以,國家的建立,戰爭的不義,在於取勝、奪權和定史;勝者是英雄,敗者是狗熊。

國家為何有國家史?正如宗教有教義史;都涉及神學的不可質疑和歧見;否則,國家存在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將被解構。國家史是國家神學,國家政權供養神學士為國家神學填補縫隙,就怕被人民看破基礎,淪落至民無信不立的窘境。

既然國家的建立,如開國元勳所揭櫫的理想,是為了建立民有、民治和民享,主權在民的共和國,則國家的法人代表,就是政府,不止應該對自己的國家史的正確和正當有自信,歡迎專業的挑戰;而且,更應該強力捍衛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,可以有不同於國家史觀的人民史觀,那才是最貼近人民的記憶和生活經驗的歷史。

更何況,任何方面的歷史都是局部的和片面的;讓國家史和人民史互補才能成就較廣泛的史料和史觀。唯有包容不同族群的史話,才能讓國家有更多元的文化和開放的社會。

法哲《伏爾泰》的名言:"我不同意你的意見,但是,我誓死捍衛你表達意見的權利"。歐洲的中世紀,為何是黑暗的時代?正是在於神權政治的基礎,神學不容異端,禁絕質疑,更不容檢驗。終究禁不住人民嚮往光明與自由的決心;啟蒙運動使人民自覺,而決心脱離良知與思想的蒙昧狀態;神學終於走上無以為繼的貧乏末日。

作為人民,我期盼全民説史,人民書寫或口述自己的故事和喚起歷史印象。自由民主的國家應該有開放的史觀,多元的史話,專業的考證和檢定,避免國家史的神學桎梏人心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