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人生筆記 -《台灣與三國誌》


認同與選擇,是自我定義和定位存在的哲學問題。人的出生,自己無法選擇;只能由法律決定。「屬人法」是依出身的血緣;「屬地法」是依出生的土地。

台灣總統的國家認同對象,對於當事人,直到成為公職之前,都是隱私。所以,中國人出身、持有「美國綠卡」、「台灣人日本兵」,或曾是「皇民」,引來爭議或撻伐,這是歷史加在台灣人身上的無奈和不幸。

歷史,讓美國、日本和中國對台灣有戰略上的野心,以致形成強權爭奪的形勢。「台灣人」,作為一個認同的主體意象,就具有重要的意義。「台灣人」必然以認同台灣的土地為基礎,而追求自身命運相關的方向,和開展出相對於美國、日本和中國的對外國的關係。

當然,歷史上曾經還有其他的歐洲列強,也曾經涉足和經營過台灣,迄今已非場域的主要角色了。

有意思地,台灣的前後任總統,對於各自認同的祖國,所發生的「衛國戰爭」有不同的史觀,而在台灣引來認同的「口角內戰」;這很像1905年「日俄戰爭」在「清帝國」的東北地方開打;現在,台灣人成了美國、日本和中國,「三國」戰爭的「觀戰團」。

更有意思地,考據「交戰人」雙方的背景:美國人爸爸的中國人出身,留學美國,迄今依美國法律程序「I407」表格未全,應仍屬有效地持有「美國綠卡」,依美國法律,每年應向美國「內地稅務署」(IRS) 申報美國「海外所得稅」的現任台灣總統,大戰日本國「終戰」前,外地領土台灣出生,曾經是「台灣人日本兵」,留學日本,後來又留學美國的「元台灣總統」。

二者的「口角內戰」的內容,有「中國風味」和「台灣風味」。前者,強調對方「出賣台灣,作賤自己」;後者強調「早睡養身」,要對方"好好去想啦!晚上睡飽一點,不要在那邊亂說話"。

「觀戰團」的心得報告「露三點」:

1. 「元台灣總統」,老是老,頭腦仍然很清楚,依然關心他曾經拉起手,認證為「新台灣人」的後任台灣總統,憂心他睡眠不足,容易火氣大,以致施政無能;不失長者敦厚提攜後代的風範。

2. 前後任的「台灣總統」都有美國背景;美國與日本現在有「安保同盟」,關係密切,應該是「兩國一家親」;竟然跑來台灣打聯盟的內戰;美國與日本應該約束其國人,尊重無奈的台灣人。

3. 前後任的「台灣總統」,為了以前的「衛國戰爭」而爭吵,很像「養老院」的「榮民老兵」,爭說「三國戰將」誰最勇敢?一位,說是「岳飛」,另一位,說是「唐飛」;不對盤就開罵互斥。

歷史的無奈,包括捉弄人,讓不同背景和記憶的人被捉在一地,弄在一起,互相學習包容、理解和尊重;卻始終學不來。那麼,就學習放下各自的不同吧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