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故事筆記 -《低處高思》
當時,《日本帝國》君民上下,人心振奮;等於以實戰驗證,《明治新政》的富國強兵國策已取得成效;自認,此後,可與西方列強並駕齊驅。果然,在1905年的對《俄羅斯》的《日俄戰争》中,又撃敗歐亞大國《俄國》。
《明治維新》,是一個時代的精神號召,國政維新,脫古改制,脱亞入歐,取法歐陸強權《德意志帝國》的法政軍制、科學新知、公政管理和公衛健康、文學藝術。這些關於《明治國家》,以至《大正國家》的體制和體質的改造,必然有一群如同先知的思想引介者,如暗夜燭光,點亮時代。
強國崛起,始於自愛自強,終於自戀執迷,以致變調自殘,侵略鄰國,危害世界,這是民族國家之惡。《昭和國家》的戰敗崩落,與《希特勒國家》的命運,如出一轍。
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多面的形象。以戰爭的殘酷、泯滅人性,去省視東方的日本或歐陸的德國,呈現民族國家崛起的野心和必然的殘暴。那是野心的權力者以國家之名,行集體之惡的本質。
人類有過戰争的慘烈,應該更珍惜永久和平的價值,發揚人性中善的意志。我的父母,都生長在日治《大正》時代,歷經戰争的痛苦;老人家,在晚年的許多美好回憶的場景,幾乎都出現在戰争前的時代,也是少年到青年時代,那種同儕互勉互助,待人有禮有節,重信守義的時代精神,成為一生人格的特質。
戰後,政權改幟,反而成了失語的一代,等於記憶停格。這種情形,也是許多同一代台灣人的時代苦悶。父母作古以後,在老人家的書櫃裡,我找到許多本《岩波書店》出版的《岩波文庫》思想叢書,也有《講談社》和《中央公論》,那都是父母以前探索知識的來源;我愛不釋手地翻閱,想像父母生前讀書的喜悦。
在一本《岩波文庫》的舊書中,我注意到書店創辦人《岩波茂雄》,為日本引介西學,一新思想的用心;尤其他那句創立書店,用以自勉的格言之一:《低處高思》,就是生活簡樸低調,用心在思想高尚的人生。
這些自許的《低處高思》境界,應該曾經烙印在我父母的年輕歲月,化作日後對兒女的鼓勵和期許,要認真踏實,有禮有節,實踐讀書為學有益人生的哲學。
對人類美好高貴的價值信念有心信守,是超越國家和民族界線的;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不同背景的老人家的念舊,是不宜以《今是昨非》作註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