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哲學筆記 -《國家法權與正統》

「名不正,則言不順」;中國的史學與政權的史觀,源於政治上的「大一統」觀念,唯有「法統」,才有「正史」。

這項原則,在政治上有極惡劣的影響,「滅史以滅國;偽史以立國」。因此,「國史」是「國家神學」,可信度不高,以謊言居多。又因為政權有「正統」與「偏安」的「正史」之爭,「漢賊不兩立,王業不偏安」;相異的立場不可共存;以致中國的歷史上充斥著投機和騎牆之徒,遊走於正偽政權,以和平為口號,實為謀私利之輩。

形勢已明確,不願「土斷」而「本土化」的「外來政權」,終將淪於無根的虛幻中。台灣的正確求生之道,在於放棄「外來政權」;與其陷溺在「前現代」國家的「一個中國」的正統史觀之爭,進而有「對日戰爭」的所有權之爭,徒生可恥的、眾多的「敗軍降將」與「乞食政客」。

依據國際法原則,台灣先確立自己「國家法權」的存在基礎;台灣就是台灣;已經是合於「國際法」的國家,外國的立場不是必要條件,只是充分條件。台灣,只需對自己合法領土上的人民負責和交待歷史;而不是只憑想像的領土主張和虛幻的主權宣示,建構荒謬的「偽史」。

若依據過時的「正統論」,如此封建的史觀,必然會讓「偏安」的「外來政權」,終於成為自己所宣稱「正統」的「末代王朝」。

幸好,台灣人民已有立足本土的人民意志和土生土長的政治力量,可以在國際法的基礎上確立,台灣才是台灣人民的國家,自己有根植於立足土地的歷史;雖然有悲情,卻也有激情,未來,更將有成就自己國家的豪情。

正常國家,就從自己的真實歷史中,開展出屬於人民和土地的史觀;不再有脫離現實的「國家神學」。「對日戰爭」的史觀,無論是稱為「抗戰」,或「反法西斯戰爭」,就還給一向昧於史實的「法西斯中國」的政權吧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哲學人生筆記 - 《「職人精神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《「總統吵架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戒嚴」》

法哲學筆記 -《「囚徒困境」》

旅人故事筆記 -《美樹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 《「寒氣春意」》

園藝生活筆記 -《「風災倖存的柑果」》

哲學人生筆記 -《「自信的回憶」》

世界小事筆記 - 《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》

Home & Top